1、早造虾,水温低、光照弱、肥水困难:
沿海早造虾通常在3~5月份陆续肥水放苗,这段时间水温低、光照弱、天气变化无常,肥水特别困难。
操作步骤:选择晴天上午,添加5~10公分新鲜含藻水,开增氧机;用水体解毒灵、池塘解毒宝解毒和降解重金属,每瓶用3亩.米,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。
施基肥:按1米水深10亩水面,将氨基酸增肥液1桶与育藻膏1桶全池泼洒。
追施肥、稳定水色:可将活力菌源配合下面其中一种肥水产品进行追肥培藻:氨基酸增肥液、育藻膏。
2、重金属超标:
底泥中重金属标准,消毒及化学药品的残毒会严重影响肥水效果;应先用水体解毒灵、池塘解毒宝降解残毒,然后按1米水深10亩水面将氨基酸增肥液1桶+育藻膏1桶加池塘水混匀后全池泼洒。
3、池底泛酸、红树林地区:
池底泛酸不仅PH值偏低,而且重金属含量偏高,因此清塘时酌情加量使用生石灰,而且解毒和生物净化缓解不可缺少。
(1)用生石灰清塘,用量60~70公斤/亩,加水溶化成石灰浆,全池泼洒并翻耕塘底;
(2)“降解残毒”、“生物净化”、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处理方法同上。
4、铁秀水(水源或池底铁离子含量偏高):
(1)先解毒除铁锈:按1米水深3亩水面用1瓶水体解毒灵或池塘解毒宝;
(2)按上述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进行肥水、养水。
5、亚硝酸盐偏高:
(1)先降亚硝酸盐: 活力菌源+超强芽孢乳+氨基酸增肥液加10倍水混合浸泡6小时后全池泼洒;
(2)按上述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进行肥水、养水。
6、PH值偏高(9.2以上):
(1)先降PH值:按1米水深10亩水面将1桶育藻膏配合3瓶水体解毒灵全池泼洒;
(2)按上述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进行肥水、养水。
7、PH值偏低(7.5以下):
(1)先升PH值:每亩用熟石灰6~10公斤,连用2~3天;
(2)按上述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进行肥水、养水。
8、养殖用水硬度严重偏低:
先全池泼洒钙镁元素(1包2亩.米)提高水的硬度,然后按1米水深10亩水面氨基酸增肥液加池塘水混匀后全池泼洒。
9、消毒药残留过大:
(1)消毒清塘后,适当延长空塘曝晒时间(一般为一周);
(2)解毒:按1米水深3亩水面用1瓶水体解毒灵或池塘解毒宝;
(3)按上述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进行肥水、养水。
10、有青苔、泥皮、丝状藻,掠夺了藻类生长所需营养:
先除青苔、泥皮、丝状藻:将氨基酸肥水液(10~12亩/桶)捏成团,抛于青苔泥皮集中处,使青苔上方形成黑色遮光源,同时在青苔泥皮集中处,集中泼洒超强芽孢乳(3亩/瓶)或池底康(青苔处集中撒几片),(如塘底青苔和丝状藻太多,先用人工尽可能的捞干净后,再采取上述方法处理,既安全,效果又明显,如用化学药品消除青苔和丝状藻,对虾苗会产生危害,对肥水影响不利,不宜采用)。
施基肥:按1米水深10~12亩水面将育藻膏1桶全池均匀泼洒。待起水色后适时适当追肥。施肥后适当增加水的深度(1.2米左右)。
11、底质老化,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缺乏:
(1)先用水体解毒灵解决底酸化和板结问题,每瓶用3亩;
(2)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:用底改救虾丹+钙镁元素;
(3)按上述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进行肥水、养水。
12、新塘,有机质缺乏:
(1)选择晴天上午,添加20cm新鲜含藻水,开增氧机;
(2)补充有机质和矿物质:按钙镁元素+活力菌源+育藻膏,全池均匀泼洒。
(3)按上述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进行肥水、养水。
13、地下水(或井水)做水源:
(1)先曝气:由于地下水(或井水)往往重金属、氨氮和亚硝酸偏高,藻种缺乏。因此使用前应曝气,进水时呈抛物线入塘,进水后,开动增氧机曝气3天;
(2)按上述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进行肥水、养水。
14、泥浊水、藻种缺乏:
(1)解毒:按1米水深3亩水面用水体解毒灵或池塘解毒宝;
(2)选择晴天上午,添加20公分新鲜含藻水,开增氧机;
(3)施基肥:将活力菌源或育藻膏全池均匀泼洒;
15、进水后有水母(海蜇):
(1)认真检查进水网罩是否有破洞,及时补救;
(2)除水母:有条件加淡水的,加20~30公分淡水,水母会应激死亡;无条件加淡水的,用明矾(每亩/米1公分)处理。
(3)解毒:水母死亡后,用池塘解毒宝或水体解毒灵解毒;
(4)及时肥水:按上述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进行肥水、养水。
16、进水后发现有夜光藻、夜光菌、夜光虫:
排水重新进水,如重新进水仍然有夜光现象,采取以下步骤:
(1)先除夜光藻、夜光菌、夜光虫:有条件加淡水的,加20~30公分淡水,夜光现象消除;无条件加淡水的,用大蒜素(按25%含量每亩.米250克)+沸石粉(10公斤)处理;
(2)及时培肥水质:按上述“常规肥水培藻步骤”进行肥水、养水。